造紙行業(yè)門戶網站 首頁資訊中心紙業(yè)行情數(shù)據(jù)中心服務中心會員中心|展會信息紙業(yè)搜索APP下載  
 首頁 > 資訊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私自印制假冒包材出售牟利 17人被抓獲
 
http://memeticinfluence.com  2023-11-20 上海法制報、得物法務部

    近期,上海警方在“礪劍2023”專項行動中,根據(jù)得物提供線索縝密偵查,成功偵破一起非法制售注冊商標標識案,抓獲羅某、宋某等犯罪嫌疑人17名,搗毀制假窩點6處,查獲制假設備68套,收繳仿冒得物包裝箱、仿冒防偽扣等170余萬件(約75噸),涉案金額達2000余萬元。

    據(jù)得物法務部消息,2023年4月以來,某平臺直播間頻繁出現(xiàn)侵犯得物防偽套件的侵權直播內容,得物法務部定位侵權直播間3759個,打標嚴重侵權直播間1832個,逐步歸納出多個聯(lián)合犯罪團伙。

    隨后,法務部積極提供侵權線索至警方,明確報案方向,整理線索與敵情,確定前期偵查方案。并跟隨警方前往打擊現(xiàn)場,指認侵權商品,說明制假模式,提供對案件的法律支持。

    據(jù)上海法制報報道,得物APP具有“先鑒定,后發(fā)貨”的品牌特色,平臺商品必須經過多重查驗鑒別、確保全新正品后才能發(fā)貨,并配以“極光藍”包裝盒、鑒別證書、防偽扣(貼)、品牌膠帶和面單等防偽“五件套”,具有較高的市場信譽度。

    而經過平臺方鑒定,相關假冒包材與官方制品相比,在印刷顏色、排版和包裝工藝上有著諸多差異,包裝內部的“鑒真二維碼”也無法掃描出任何產品的鑒定結論。這些假冒的包材既誤導消費者購買假冒商品,也嚴重影響了得物APP的品牌形象。

    圖片

    專案組從假冒包材的銷售、運輸渠道入手,循線追蹤生產窩點,最終鎖定了位于福建某地的制假工廠。在福建警方的全力支持下,專案組經過2個月的走訪調查,逐漸厘清了相關窩點的作案規(guī)律和銷售渠道,一個以羅某、宋某為首的制假售假團伙逐漸浮出水面。

    在掌握充分證據(jù)后,10月12日,上海警方對6個制假和倉儲窩點展開集中收網行動,一舉抓獲犯罪嫌疑人羅某、宋某等17人,當場繳獲大量假冒包材和全部制假設備。

    圖片

    經查,犯罪嫌疑人羅某在經營包裝材料批發(fā)生意時,發(fā)現(xiàn)某電商平臺的標準化包材享有較高市場信譽,不少商家經常購入假冒包材包裝自家產品以提高銷量,遂萌生了私自印制牟利的念頭。

    2021年以來,羅某在未取得得物APP授權的情況下,和父母、兄弟分工負責原材料采購、開模印刷、打包運輸?shù),模仿正品樣式生產防偽扣、鑒別證書、膠帶,在空白紙箱上印制電商平臺專屬標識和“極光藍”色,最終組成“四件套”套裝出售獲利。

    為了逃避打擊,制假團伙采取“黑白顛倒”生產模式,白天關門停工,僅進行原材料的收貨和整理,直到夜幕降臨才開始生產,假冒包材制成后連夜裝車運至犯罪嫌疑人宋某處進行分銷。

    圖片

    據(jù)宋某交代,個別“微商”在網絡直播或社交平臺銷售時,會把假冒“藍箱子”擺成背景墻,或者直接將產品與“四件套”同框展示,給不明真相的消費者一種“品質保障”的心理暗示,再通過“官方鑒定”“包退包換”“尾貨代購”等話術誘導,能夠不同程度地提高產品的銷量和單價。

    目前,犯罪嫌疑人羅某等11人因涉嫌非法制造注冊商標標識罪被寶山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犯罪嫌疑人宋某等6人因涉嫌銷售非法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被寶山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警方將持續(xù)循線追查相關假冒包材去向,深挖打擊售假違法犯罪行為。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相關資訊  
  ·貴州酒包產業(yè)成重災區(qū) 大部分酒企包材需求在下降  ·雀巢、聯(lián)合利華、蒙牛紛紛開發(fā)新包材 軟包裝市場井..
  ·郵政快遞行業(yè)包裝回收大調查 當前快遞公司首選包材..  ·進口廢紙受限 院士說:四種方案解決原料不足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聯(lián)系電話: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