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yè)門戶網(wǎng)站
 首頁 > 資訊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guān)鍵字       
深藏在浙江群山間的古村落 保留著千年古法造紙術(shù)
 
http://memeticinfluence.com  2017-06-21 鳳凰旅游

  澤雅位于浙江溫州甌海西部,在那層層疊疊的群山之間,云霧飄渺的竹海深處,靜靜散落著如此多的古老村莊,比如宗族傳承近千年的陳岙村,有著古老造紙文化的水碓坑村以及古樸幽靜的桂川村……這些村子許是藏的太深,受世俗侵擾甚少,因而不少獨特古老的文化習俗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和延續(xù)。

  水碓坑村:千年古法造紙活化石

  水碓坑村座落于群山懷抱之中,依山伴水,竹林茂盛,村內(nèi)耕田不多,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稱。村里多為清代民居,沿著村前小溪依山而筑,錯落有致。這里青山綠水,人文景觀豐富,古橋、古樟、古井、古寺眾多,古樸風雅,而古老的筒車引水、紙槽撈紙、水碓搗米、盤轉(zhuǎn)梯田、林間竹徑和云中人家又構(gòu)成了極美的山水田園畫卷。來這里可以賞清風明月,品鄉(xiāng)野美味,但更重要的是這里有傳承千年的造紙術(shù)。

  澤雅屏紙腌刷用的水池,將曬干的竹子放至石灰水塘里浸泡,要泡50—60天才能漚熟正在撈紙的村民,村里幾乎人人都會用古法造紙。

  據(jù)村里的潘氏族譜記載,600多年前的元末,澤雅的先民為避戰(zhàn)亂從福建遷居而來,同時也帶來了造紙術(shù)。從“南屏紙”到“澤雅屏紙”,就這樣沿襲下來,現(xiàn)在,這里明代時的造紙遺址四連碓還在。

  澤雅屏紙制作工序繁多,需經(jīng)過砍竹、做料、腌刷、爊刷(煮料)、洗刷、搗刷、踏刷、淋刷、烹槽、撈紙、壓紙、分紙、曬紙、理紙、拆紙、捆紙、印記等72道工序,其中一些流程甚至比《天工開物》中記載的更古老,被譽為中國古法造紙的“活化石”,至今已有千年歷史,是中國目前保留最原始、最完整的古法造紙術(shù)之一。

  陳岙村:綿延不息的宗族傳承

  深山老林里,白云深處有人家,說的便是陳岙村。陳岙村是一個位于澤雅凌云山下的單一姓氏村落,先祖是“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的東漢太傅陳蕃,傳承至今已有近千年。

  陳岙村是一個由牌坊、古廟、古民居和古樹群構(gòu)建而成的隱世之所。在過去的幾百年間,這里一直籠罩在溫情脈脈的宗族制度之下,一村一姓,一姓一宗族,同姓的,不管是住在陳岙的,還是散居在周邊村落里的,稍微往上一追溯,很有可能源自同一先祖。而陳岙的宗族制度,也曾經(jīng)在很長的一段歲月里,影響著族人的生活,如倫理教化、敬宗睦族等等,可以說族中子弟的一生都和宗族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族中若代代有人才出,那宗族便可長盛不衰,而宗族的禍兮旦福也關(guān)系著族人的興衰榮辱。

  雖然現(xiàn)在宗族對于陳氏族人的意義和過去已大不相同,但那種溫情卻一直延續(xù)至今。這里的宗祠一直被妥善照管著,先祖肖像一直供奉其間,頗為有趣的是,其宗祠戲臺木柱上至今還貼著取自明代先祖陳獻章《戒戲歌》中的一幅對聯(lián):金榜題名空富貴,洞房花燭假風流。

  如果說宗祠是宗族關(guān)系的象征,那族譜可謂是聯(lián)系族人血脈親情的紐帶了。在陳氏宗祠的一間隱蔽木屋里,村民陳權(quán)良小心翼翼地打開一個看似年代頗為久遠的木箱子,從里面取出十幾本厚厚的族譜。村里的族譜是三十年一大修,十年一小修,因此有新有舊,保存最久遠的那一本是清嘉慶年間撰寫的。翻開陳氏族譜,入目所見便是譜引,介紹了陳氏宗族來源,此后是每一次修譜譜訊、族訓、宗族大事記、世系流派以及每一世族人的生辰嫁娶等情況。

  族譜中,除了出仕為官或有大學問者會在譜中詳細記載外,大部分族人一生不過寥寥幾筆而已,但唯一的例外是捐書者,歷代凡是捐書給族里的,不管是族中子弟,還是族外友人,皆會單獨入譜。由此可見陳氏族人對“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及“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種傳承方式的看重。

  從第一世的先祖陳蕃,到第三十四世的“土每(同梅)”字輩,從最初的人丁稀少到現(xiàn)在遍布世界各地的子孫后代,這本紙張已經(jīng)泛黃了的族譜記載了這支陳氏族人千年的輝煌和一路走過的風風雨雨。陳氏族人的后代,無論身處何方,只要族譜還在,宗祠不倒,便知根還在,不會有飄零之感。

  桂川村:綠水青山繪就山水田園畫卷

  初見桂川村時,茫茫竹海,綠濤翻滾,整個村子若隱若現(xiàn)很是美麗。然后,慢慢臨近村子,只見層層疊疊的木屋依山而筑,與參天古樹融為一體,隨處可見綠油油的農(nóng)田,伴著點點野花,伴著清風,如同一幅生機勃勃的田野美景圖——毫無疑問,桂川是這群山深處最為美麗的存在。

  桂川原作季坑,曾是季氏族人棲居地,但現(xiàn)在村里已無季姓,大多數(shù)村民姓周,據(jù)周氏家譜記載,其二十二世祖在乾隆年間因桂川風景秀雅,風水絕佳而決定遷居于此,并在族譜上記載了緣由:“觀其境,覺水軟山和,溪徑盤曲西流,前后峰山巒秀,左右龍虎蹲環(huán)”,“遠隔城市,近山幽谷,山名水佳,林木郁蔥,別無姓氏混淆,巡跡隱居,遂定創(chuàng)宅”。

  往村里走去,又是另一番時光倒流的感覺,厚厚的青苔,由蠻石和原木搭建而成古老房子,烏黑的瓦片,扛著榔頭準備去地里干活的農(nóng)人,在龍溪邊說說笑笑洗衣服的婦人,嬉戲打鬧的孩童,以及圍坐在庭院里曬太陽的老人們,呼應(yīng)著那不遠處的凌云山、竹海、清澈可見底的龍溪,古樸原始的氣息撲面而來。

  或許是因為桂川藏的太深,這里的古風古貌保存地極為完好,存世的大宅子更是不少。這里的宅子多為明清風格的木構(gòu)屋,以重檐二層、石夾墻、花式磚窗為基本特征。山間雖然多雨,但這樣的宅子只要住著人,有了煙火氣,便山霧霉氣不浸,風吹雨打不怕。雖然有些宅院已經(jīng)破落不堪,但從屋子里那偶然瞥見的細節(jié)處,那做工考究的木結(jié)構(gòu)也能遙想曾經(jīng)的風華,更何況那窗柩、門楣、柱子以及房廊上的雕花,無不透著雅致。

  日出開門見山,日落關(guān)門枕山,生活在白云深處的桂川人過的閑適自在,來自遠方的游人若適應(yīng)了這里云卷云舒的日子,便也覺得看山是山,看云是云,時光悠悠不過一個日出日落。

  

本網(wǎng)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嚴禁對個人、實體、民族、國家等謾罵、誣蔑、誹謗!
  相關(guān)新聞  
  ·年產(chǎn)15萬噸桑條制漿造紙項目落戶云南陸良  ·福建7家紙企被貼不同標簽,1家紙企被一票否決
  ·6月15日紙業(yè)行情速遞  ·環(huán)保沖擊造紙行業(yè) 紙品漲價仍是主流
  ·國內(nèi)市場需求巨大 紙漿進口量保持高速增長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yè)網(wǎng)加入收藏夾
版權(quán)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