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鷹紙業(yè)是一家主力生產箱紙板、瓦楞紙等相關紙品的企業(yè),在之前并沒有從事過新聞紙的生產。
“我們可能會投產新聞紙,現在還在調試階段,會根據市場情況確定是否投產,如果市場情況比較好,我們會繼續(xù)生產,不好的話,我們還是會繼續(xù)生產箱板紙!鄙晋椉垬I(yè)股份有限公司(600567.SH,下稱“山鷹紙業(yè)”)董秘孫紅莉這樣告訴《財經時報》。
早在2004年末時,山鷹紙業(yè)增發(fā)募集資金4億多元人民幣投向年產30萬噸紙板技改的工程,該項目共投資11.3億元。但經過三年之后,該公司突然將該項投資轉向,其公告稱,公司對此項目進行了“適應性調整”,使其也可以生產新聞紙。
《財經時報》獲悉,該公司18萬噸新聞紙項目已經開始調試,年底將正式投產。
孫紅莉稱,投資新聞紙出于對其高毛利的追求,但目前國內新聞紙銷售為華泰紙業(yè)(600308.SH)和晨鳴紙業(yè)(000488.SZ)等五大公司瓜分,五家共占據90%以上市場份額。
在處于飽和狀態(tài)的新聞紙市場,山鷹紙業(yè)突然闖入,頗似一場賭博。
突然變臉
2004年增發(fā)募資4.24億元人民幣至今三年來,山鷹紙業(yè)雖多次向投資者公告項目進展,但從未披露有意轉向新聞紙的生產。
直至今年10月26日,公司發(fā)布公告稱,經公司2007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批準,公司對年產30萬噸紙板技改工程項目進行了適應性調整,通過技術和設備的適當配置,使該項目既可生產高強瓦楞原紙等包裝用紙板,也可生產膠印書刊紙、新聞紙等文化類用紙。
《財經時報》獲悉,發(fā)布公告之時,山鷹紙業(yè)已經在對新聞紙生產進行生產線的調試,籌備年底正式投產。
國泰君安造紙行業(yè)分析師王峰亦稱知悉此事。他對《財經時報》表示,對于山鷹紙業(yè)突然轉向新聞紙頗感“奇怪”。
公開資料顯示,山鷹的主業(yè)一直是箱板紙和瓦楞原紙,之前從未涉及過新聞紙項目。
山鷹紙業(yè)董秘孫紅莉回答《財經時報》提問時稱,這個項目(即指前述技改項目)原本就有兩個計劃,一是30萬噸紙板技改,另一計劃就是18萬噸新聞紙項目生產。“我們可能會進行箱板紙生產,也可能生產新聞紙,我們已經將工程進行的整個過程進行披露,至于我們進行什么項目的生產,不屬于披露內容。不存在有應披露而未披露的情況,并沒有欺騙投資者!彼f。
在國泰君安造紙行業(yè)分析師王峰看來,出現這種投資方向的變化,可能涉及到項目批復的問題。他分析,山鷹紙業(yè)如果直接報批新聞紙項目,審批難度可能會加大。而且“用30萬噸技改項目的名稱去做新聞紙確實有些名不符實,但是國內上市公司變更投資品種、規(guī)模甚至投資項目的情況都很常見。”
前途不明
山鷹紙業(yè)是一家主力生產箱紙板、瓦楞紙等相關紙品的企業(yè),在之前并沒有從事過新聞紙的生產,“生產新聞紙可以給企業(yè)多一個選擇!睂O紅莉說。
她進一步解釋,無論是在箱板紙還是新聞紙競爭都非常激烈,相對而言,新聞紙的毛利率水平要高些。而且新聞紙市場不是一家獨大,任何市場都是有縫隙的!拔覀兛隙ㄊ菫榱擞畲蠡a的!
據了解,包裝紙類的毛利率水平約為15%至17%,而新聞紙的毛利率水平約為20%。
分析師王峰告訴《財經時報》:“毛利不等于最后的凈利。如果一個企業(yè)在這個行業(yè)中已經做得很熟了,它的銷售費用將會少很多”。也就是說,山鷹紙業(yè)進入新聞紙領域,毛利率雖然提高了,但是拓展新的銷售渠道,所增加的銷售費用,可能攤薄凈利。
另一個不確定因素來自行業(yè)競爭。
海通證券分析師趙濤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目前國內400萬噸的新聞紙供應量,已經滿足市場需求。也就是說,新聞紙市場處于飽和狀態(tài)。但巨頭們仍在加碼。有報道稱,新聞紙巨頭華泰紙業(yè)已經在廣東新建120萬噸新聞紙項目,福建南紙2008年30萬噸生產線也將投產。
在此情況下,山鷹紙業(yè)選擇投入18萬噸的新聞紙項目,和占據國內半壁江山的華泰紙業(yè)、晨鳴紙業(yè)等巨頭相抗衡,如何獲利還是未知數。
事實上,山鷹的優(yōu)勢仍在包裝紙。分析師王峰告訴《財經時報》:“中國6000萬噸紙的消費量中有一半是包裝紙,新聞紙只有400萬噸,因此包裝紙是個更大的市場。尤其是箱板紙年消費量在1100噸到1200噸之間,而山鷹紙業(yè)在這一領域中一直位于前列!
“任何一個企業(yè)只要做大自己的強項都是足夠生存的!蓖醴逭f道。
回答針對市場競爭的提問時,孫紅莉稱,山鷹紙業(yè)會逐步開展銷售。“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我們已經在小范圍內和一些報業(yè)集團以及出版社有過交流”。
據知情人士透露,山鷹紙業(yè)近期曾邀請十幾位報業(yè)集團經理級人物參觀山鷹新聞紙生產線,這也許是他們在為這一場賭博增加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