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經(jīng)貿委投資與規(guī)劃司司長甘智和近日透露,根據(jù)國務院領導同志指示精神,這次國債技改資金集中支持了重點行業(yè)、重點企業(yè)、重點產品和重點工藝的技術改造,解決突出的結構性矛盾。對重點支持的冶金、有色、石化、紡織、機械、電子信息和造紙工業(yè)等七個行業(yè)分行業(yè)確立了標志性目標。
這些分行業(yè)的標志性目標是:
一、冶金行業(yè)。熱軋薄板、冷軋薄板、轎車用板等9種附加值高的鋼材品種每年可有效供給322萬噸,部分品種基本滿足國內需求,產品實物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基本淘汰平爐煉鋼,連鑄比由改造前的67.8%提高到80%以上。
二、紡織行業(yè)。每年可有效供給服裝面料15.5億米,節(jié)匯9.3億美元,紡織品噸纖維創(chuàng)匯水平由1.5萬美元提高到1. 7萬美元,增加有效供給的差別化纖維24萬噸,使我國化纖生產的差別化率由15%提高到30%。
三、石化行業(yè)。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近40個品種專用樹脂增產145萬噸,有效供給,同時使乙烯裝置能耗由800萬千卡/噸降至700萬千卡/噸以下;增產80-100萬噸高等級道路瀝青,全部做到有效供給。
四、有色金屬行業(yè)。銅冶煉企業(yè)的煙氣排放全部達到環(huán)保要求;每噸氧化鋁能耗降低200-500公斤標煤,每年有效供給氧化鋁54萬噸;預焙槽電解鋁比例由30%提高到45%,同步淘汰自焙槽生產能力28萬噸,污染物排放量達到國家標準;鉛冶煉企業(yè)的二氧化硫利用率從0提高到92%以上。
五、機械行業(yè)。圍繞當前企業(yè)技術改造急需的專用技術裝備、數(shù)控機床及關鍵基礎件、環(huán)保設備三個方面進行技術改造。其中,以現(xiàn)有50萬伏交流輸變電設備、60萬千瓦以上超臨界火電機組建設項目為依托工程,落實一批重大裝備國產化的技術改造,提高大型成套設備的自主生產和配套水平。
六、信息產業(yè)。片式元器件、電力電子器件、敏感元器件、印制線路板、電子專用設備、集成電路、通信產品、網(wǎng)絡產品等實現(xiàn)部分有效供給,產品質量、性能達到或接近國際同類產品水平。
七、造紙工業(yè)。高檔新聞紙全部做到有效供給;涂布紙、高檔紙箱紙板實現(xiàn)50%有效供給。同步淘汰相應規(guī)模的落后紙種。造紙廢液實現(xiàn)達標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