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公司對“多余”的庫存進行合理化處理以維持價格及保證競爭能力,一些小廠則被迫推出市場的情況下,2000年,僅在造紙行業(yè),就有300萬噸產量減少和6,000個工作機會喪失。如果加上相關領域,象加工及森林產品的減員,這一數字會進一步增加。
一位紙業(yè)界資深人士稱如此大規(guī)模的關閉為:“一場災難”。他說:“毫不夸大地講,據我所知,這是史無前例的。過去9各月中發(fā)生的事情可以用‘殘酷’來形容!
小制造商是這場戰(zhàn)爭的犧牲品。紐約州106年歷史的Lyons Falls漿紙公司將于本月關閉,186名雇員因此失去工作;旁邊
Appleton紙業(yè)公司的Newton Falls工廠一直在尋求出售,它于去年后期關閉,125人失業(yè);Deferiet紙業(yè)公司則裁員115人以減少成本;密歇根州Alpena的Tiny
Fletcher紙業(yè)公司則由于財務原因無限期地關閉了其工廠,受此影響的工人有163人。
另一家有歷史意義的紙廠——密歇根州Plainwell 114歲高齡Plainwell紙廠則于11月關閉。該工廠的雇員數目為291人。
這些公司倒閉的原因是在1999-2000年紙漿價格大幅上漲的情況下,紙張價格卻沒有跟上,因而他們無法轉移紙漿成本的提高。一位商品漿制造商說:“這或許就是長期來看有更多的綜合制造商取得成功的原因,在紙漿價格上升的時候我們肯定會失去一些客戶!
而且,由于生產能力過剩,紙張市場被廣泛認為處于弱勢,這引發(fā)了大制造商之間的兼并,而在合并之后,他們就會清除過剩的生產能力。
這些大制造商將那些老的、效率不高的工廠和機器關閉。對小制造商來說,關閉工廠則意味著整個公司的消亡。 大量工作機會的喪失應該歸罪于美國國際紙業(yè)公司(IP)。它關閉了美國幾家工廠和加工廠,工人裁員2,500人,白領也有幾百人失去了工作。
發(fā)生在美國和加拿大的絕大多數工廠的完全關閉都會受到政府的限制,即便是這個工廠成本過高。許多情況下工廠是“永久”或“無限期”停產,以尋找新的投資人及政府的財政優(yōu)惠,為其注入新的生命。美國斯墨菲特—石頭公司近期重啟了其佛羅里達州Panama的工廠,美國威力美工業(yè)公司也在去年收購了喬治亞州Wentworth港一家閑置的紙漿工廠,并使其恢復生產。
斯墨菲特—石頭公司認為,大規(guī)模的合并可以使資產的合理化。在1998年愛爾蘭杰斐遜—斯墨菲特公司與加拿大石頭箱板紙公司合并后,該公司關閉了幾家箱板紙及紙漿工廠。
在談及工廠的關閉是,IP主席兼CEO John Dillon說:“坦白地講,這并不是一個輕松的決定。一些工作很棒、很努力的人受到了傷害。但是,如果我們希望在艱難的全球競爭中獲勝,我們就不能繼續(xù)按照原有的方法行事!
美國喬治亞—太平洋公司(GP)近期決定拆除密歇根州Kalamazoo紙廠。
該公司曾試圖出售該紙廠,但在與美國Fort James公司合并后Kalamazoo是它所擁有的唯一一家涂布紙工廠,被認為是“沒有戰(zhàn)略意義”的。
不管怎么樣,這些工廠對數以千計的工人來說是性命憂關的。在這些裁員行動中,工人們聯合起來,試圖阻止工廠的關閉。IP在阿肯色州Camden工廠的工人甚至試圖通過員工購買的形式來挽救工廠,但IP鄭重生命:工廠不作出售。去年早些時候,安大略省Gallaher
Thorold紙業(yè)公司的工人控制工廠以求阻止關閉的努力也以失敗告終。 除了紙廠、漿廠、紙板廠之外,公司裁員、紙箱廠及鋸木廠的關閉也使裁員的人數繼續(xù)增加。
|